汽車板塊:“復蘇”跡象終有時
發布時間:2019-10-18 信息來源:港股挖掘機
汽車行業正在慢慢復蘇。
智通財經APP了解到,中汽協近日公布了9月份的汽車銷量數據,9月乘用汽車銷量193.1萬輛(占比汽車85.03%),同比下滑6.3%,環比增長16.82%,1-9月銷量1524.9萬輛,同比下降11.7%,數據看來,行業萎靡狀況仍很嚴峻。
眾所周知,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,汽車行業就陷入了萎靡,目前已經連續15個月銷量下滑,其中2018年9月到今年5月,除了今年3月外,其余月份均呈雙位數下滑。不過6月份開始行業有復蘇的跡象,排除3月份的異常值(主要為過年影響),同比下滑縮窄,環比有逐步改善趨勢。
數據來源:中汽協的數據處理
受制于行業衰退,港股汽車股趨勢下行,若行業得到復蘇,一方面由于經營環境改善,給參與者帶來生產經營信心,另一方面在二級市場也給投資者看到更多的行業投資機會。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下,優勝劣汰,優勝者將能得到投資者青睞,那么,哪些車企更有機會呢?
下滑數據中也有“正面”
截止目前,基本上上市的汽車制造商都已公布九月份及首九個月的銷量數據,整體來看,都不是很好看,同比數據基本都是下滑的,不過就環比數據來說,看到了一絲希望,大部分車企都實現了雙位數的環比增長,且已連續兩個月。
以數據來看,9月份,比亞迪(01211)銷量環比增長13.11%,吉利汽車(00175)銷量環比增長12%,長城(02333)銷量環比增長42.5%,上汽集團銷量環比增長12.97%,廣汽(02238)銷量環比增長16.6%,甚至連一直表現很差勁的長安汽車銷量也實現了雙位數的環比增長。
可以注意到,首九個月,當基本所有車企銷量同比下滑時,長城汽車卻一枝獨秀,實現銷量7.01%的同比增長。實際上,長城增長源主要為,一為去年同期和同行對比,存在較大的下滑幅度導致基數較低;二為哈弗車銷量的復蘇,首九個月銷量實現增長11.58%,主要為新車型貢獻,新車型哈弗F5及F7占比哈弗銷量23.46%,占比總銷量16.9%。
此外,長城的新能源品牌歐拉系列,也貢獻了一定的銷量份額,首九個月銷量為32186輛,占比總銷量4.44%,若扣除新能源歐拉品牌以及哈弗F5及F7新品牌的銷量貢獻,長城實現合計銷量約56.96萬輛,同比下滑15.8%。
比亞迪新能源品牌汽車一如既往的強勢,首九個月實現銷量192620輛,同比增長34.31%,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增長達129.29%,而從行業上看,首九個月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87.2萬輛,同比增長20.8%,遠低于該公司的增長水平。
截止9月,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為22.1%,較2017年提高7.5個百分點,遙遙領先于其他參與者。北汽新能源可以說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老二,首九個月銷量同比增長20.45%,和行業趨同,市場份額為11.28%。新能源汽車新起之秀,吉利新能源銷量增長達83.2%,市場份額第三為9.03%,而廣汽新能源銷量呈翻倍增長。
不同品牌車之間的較量
東風集團股份、上汽、廣汽以及長安均有合資品牌的部分,從整體銷量上看,廣汽優于其他三家車企,主要為該公司日系合資品牌非常給力。下面我們將談及合資品牌的銷量情況。
9月份,合資品牌銷量也同行業復蘇,基本上都實現了雙位數的環比增長,但同比數據差異不一,日系合資品牌表現優異,特別是豐田車和本田車,合資的寶馬奔馳作為高端及豪華品牌也表現了非常不錯的成績,銷量增速完勝其他合資品牌車。
首九個月,廣汽豐田、廣汽本田、東風本田銷量分別實現增長17.63%、10.14%及16.27%,首八個月,華晨寶馬及北京奔馳銷量分別實現增長32.36%及14.34%。相比之下,美系合資車就比較慘了,首九個月上汽通用、上汽通用五菱以及長安福特銷量分別下跌14.98%、24.64%及58.2%。受到合資品牌銷量大幅度下滑,上汽及長安銷量整體下滑幅度較大。
同樣受行業影響,整體上看,合資品牌車的表現要好于自主品牌,首九個月,自主品牌的銷量份額為38.7%,同比下降了3.3個百分點,自主品牌壓力還是蠻大的。在合資品牌中,德系合資車及日車合資車表現強勢,首九個月市場份額分別為24%和21.7%,分別增加了2.3個及3.2個百分點,而美系、韓系及法系合資車市場份額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未來的投資機會都在哪
汽車制造商的業績取決于銷量好壞,從上文的銷量數據看,基本可以預判首三季度各大車企業績不會很好,長城汽車雖然實現銷量增長,但基于上半年財報表現,由于補貼及銷售加大,對盈利能力構成較大影響,盈利表現也不會優異于其他同行。
值得一提的是,鑒于部分合資品牌車表現強勢,北京汽車(01958)受益于北京奔馳,華晨中國(01114)受益于華晨寶馬,廣汽集團受益于廣汽豐田及本田,這三家車企在首三季度業績表現會好一些。此外,由于奔馳及寶馬銷量強勢,核心為這兩個品牌的經銷商也因此而受益,比如和諧汽車(03836)、美東汽車(01268)以及中升控股(00881)。
對于制造商而言,未來的機會主要有兩條主線,一是新能源汽車方向,在這塊比亞迪保持著強者俞強的態勢,但不能忽略例如吉利及廣汽等后起之秀;另一條是智能化方向,很多車企都制定了智能化戰略,具備智能化優勢的車型或可獲得消費者青睞,在艱難的行業環境中脫穎而出。
不過智能化方向起步差異不大,未來的差異化不會很明顯,投資主題還是會落在新能源汽車上。而在新能源這塊,比亞迪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,比亞迪在新能源這塊不僅具有龍頭優勢,憑借多年的積累,在技術水平上也比剛進入的高很多的檔次,未來幾年行業預計保持強者恒強的趨勢。
綜上看來,目前汽車行業經營環境雖然仍很嚴峻,但月銷環比改善,有回暖跡象,加上政策支持以及各大車企的促銷,今年未來幾個月仍有持續改善的預期?;谑兹径蠕N量普遍下滑,各大車企業績可能不會樂觀,但受益于合資品牌強勢,北汽、廣汽以及華晨業績或好于同行。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投資主線,比亞迪強者愈強,可持續關注。
智通財經APP了解到,中汽協近日公布了9月份的汽車銷量數據,9月乘用汽車銷量193.1萬輛(占比汽車85.03%),同比下滑6.3%,環比增長16.82%,1-9月銷量1524.9萬輛,同比下降11.7%,數據看來,行業萎靡狀況仍很嚴峻。
眾所周知,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,汽車行業就陷入了萎靡,目前已經連續15個月銷量下滑,其中2018年9月到今年5月,除了今年3月外,其余月份均呈雙位數下滑。不過6月份開始行業有復蘇的跡象,排除3月份的異常值(主要為過年影響),同比下滑縮窄,環比有逐步改善趨勢。
數據來源:中汽協的數據處理
受制于行業衰退,港股汽車股趨勢下行,若行業得到復蘇,一方面由于經營環境改善,給參與者帶來生產經營信心,另一方面在二級市場也給投資者看到更多的行業投資機會。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下,優勝劣汰,優勝者將能得到投資者青睞,那么,哪些車企更有機會呢?
下滑數據中也有“正面”
截止目前,基本上上市的汽車制造商都已公布九月份及首九個月的銷量數據,整體來看,都不是很好看,同比數據基本都是下滑的,不過就環比數據來說,看到了一絲希望,大部分車企都實現了雙位數的環比增長,且已連續兩個月。
以數據來看,9月份,比亞迪(01211)銷量環比增長13.11%,吉利汽車(00175)銷量環比增長12%,長城(02333)銷量環比增長42.5%,上汽集團銷量環比增長12.97%,廣汽(02238)銷量環比增長16.6%,甚至連一直表現很差勁的長安汽車銷量也實現了雙位數的環比增長。
可以注意到,首九個月,當基本所有車企銷量同比下滑時,長城汽車卻一枝獨秀,實現銷量7.01%的同比增長。實際上,長城增長源主要為,一為去年同期和同行對比,存在較大的下滑幅度導致基數較低;二為哈弗車銷量的復蘇,首九個月銷量實現增長11.58%,主要為新車型貢獻,新車型哈弗F5及F7占比哈弗銷量23.46%,占比總銷量16.9%。
此外,長城的新能源品牌歐拉系列,也貢獻了一定的銷量份額,首九個月銷量為32186輛,占比總銷量4.44%,若扣除新能源歐拉品牌以及哈弗F5及F7新品牌的銷量貢獻,長城實現合計銷量約56.96萬輛,同比下滑15.8%。
比亞迪新能源品牌汽車一如既往的強勢,首九個月實現銷量192620輛,同比增長34.31%,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增長達129.29%,而從行業上看,首九個月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87.2萬輛,同比增長20.8%,遠低于該公司的增長水平。
截止9月,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為22.1%,較2017年提高7.5個百分點,遙遙領先于其他參與者。北汽新能源可以說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老二,首九個月銷量同比增長20.45%,和行業趨同,市場份額為11.28%。新能源汽車新起之秀,吉利新能源銷量增長達83.2%,市場份額第三為9.03%,而廣汽新能源銷量呈翻倍增長。
不同品牌車之間的較量
東風集團股份、上汽、廣汽以及長安均有合資品牌的部分,從整體銷量上看,廣汽優于其他三家車企,主要為該公司日系合資品牌非常給力。下面我們將談及合資品牌的銷量情況。
9月份,合資品牌銷量也同行業復蘇,基本上都實現了雙位數的環比增長,但同比數據差異不一,日系合資品牌表現優異,特別是豐田車和本田車,合資的寶馬奔馳作為高端及豪華品牌也表現了非常不錯的成績,銷量增速完勝其他合資品牌車。
首九個月,廣汽豐田、廣汽本田、東風本田銷量分別實現增長17.63%、10.14%及16.27%,首八個月,華晨寶馬及北京奔馳銷量分別實現增長32.36%及14.34%。相比之下,美系合資車就比較慘了,首九個月上汽通用、上汽通用五菱以及長安福特銷量分別下跌14.98%、24.64%及58.2%。受到合資品牌銷量大幅度下滑,上汽及長安銷量整體下滑幅度較大。
同樣受行業影響,整體上看,合資品牌車的表現要好于自主品牌,首九個月,自主品牌的銷量份額為38.7%,同比下降了3.3個百分點,自主品牌壓力還是蠻大的。在合資品牌中,德系合資車及日車合資車表現強勢,首九個月市場份額分別為24%和21.7%,分別增加了2.3個及3.2個百分點,而美系、韓系及法系合資車市場份額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未來的投資機會都在哪
汽車制造商的業績取決于銷量好壞,從上文的銷量數據看,基本可以預判首三季度各大車企業績不會很好,長城汽車雖然實現銷量增長,但基于上半年財報表現,由于補貼及銷售加大,對盈利能力構成較大影響,盈利表現也不會優異于其他同行。
值得一提的是,鑒于部分合資品牌車表現強勢,北京汽車(01958)受益于北京奔馳,華晨中國(01114)受益于華晨寶馬,廣汽集團受益于廣汽豐田及本田,這三家車企在首三季度業績表現會好一些。此外,由于奔馳及寶馬銷量強勢,核心為這兩個品牌的經銷商也因此而受益,比如和諧汽車(03836)、美東汽車(01268)以及中升控股(00881)。
對于制造商而言,未來的機會主要有兩條主線,一是新能源汽車方向,在這塊比亞迪保持著強者俞強的態勢,但不能忽略例如吉利及廣汽等后起之秀;另一條是智能化方向,很多車企都制定了智能化戰略,具備智能化優勢的車型或可獲得消費者青睞,在艱難的行業環境中脫穎而出。
不過智能化方向起步差異不大,未來的差異化不會很明顯,投資主題還是會落在新能源汽車上。而在新能源這塊,比亞迪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,比亞迪在新能源這塊不僅具有龍頭優勢,憑借多年的積累,在技術水平上也比剛進入的高很多的檔次,未來幾年行業預計保持強者恒強的趨勢。
綜上看來,目前汽車行業經營環境雖然仍很嚴峻,但月銷環比改善,有回暖跡象,加上政策支持以及各大車企的促銷,今年未來幾個月仍有持續改善的預期?;谑兹径蠕N量普遍下滑,各大車企業績可能不會樂觀,但受益于合資品牌強勢,北汽、廣汽以及華晨業績或好于同行。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投資主線,比亞迪強者愈強,可持續關注。
上一條:共赴“東方之約” 同享“中國機遇” 下一條:中國汽車不能被自己打敗